摘要
惯用语是一种具有强烈修辞色彩的习用词组,既有以三音节为主的固定结构,也有比较灵活的多字结构,它通过比喻等方法而获得修辞转义。惯用语是汉语词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既有源自历史、文学作品的,也有随着时代变迁口口相传而来的。无论如何,均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在中国文学作品的日译本中,不同译者受所处时代背景及个人视角的影响,对于相同内容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翻译。鲁迅作为中国著名作家之一,其作品传播广泛,具有独树一帜的语言特色。《狂人日记》是鲁迅创作的第一部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,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。小说通过被迫害者“狂人”的形象以及“狂人”的自述式的描写,揭示了封建礼教的“吃人”本质,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。读者接受视角是从读者接受度的视角出发研究文学作品,注重读者在当代社会发展中所产生的影响,着重考察和了解文学读者在阅读文学著作的过程中,是否自愿接受文章语言和精神。从读者接受视角对惯用语翻译进行研究是有效的,本文通过分析日本作家井上红梅对《狂人日记》的译本,列出其中“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”、“青面獠牙”、“刽子手”三个惯用语的日译文本,探究《狂人日记》在日受容过程中惯用语的日译策略。考察发现,惯用语的翻译不应局限于其表面含义,在保证读者能接受理解译文语言与风格的前提下,译者应运用语境化、生活化、补偿化等翻译策略,结合文章写作背景和作者写作意图,尽可能还原原文中惯用语所表达的含义和文化气息,以提高译本的质量,使读者更易接受。
关键词:读者接受;《狂人日记》;惯用语翻译;日译策略
目次
摘要
要旨
はじめに1
第1章 先行研究1
1.1中国側の研究1
1.2日本側の研究2
1.3本論の基本的立場4
第2章 研究対象について4
2.1慣用語の定義と範囲4
2.2慣用語の由来と発展5
第3章 研究視角について5
3.1受容理論の定義5
3.2受容理論の発展6
第4章 日本での魯迅文学と訳本分析7
4.1日本での魯迅文学7
4.2『狂人日記』の訳本分析8
4.3和訳ストラテジー10
おわりに12
参考文献13
謝辞14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由于篇幅所限,此处不能完全刊载论文全部内容,如需完整论文内容,请点击下面链接去下载全篇论文的完整文档!